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推介 > 正文
 

四三智慧如此闪耀

 
分享到:

 

  ——装点“九三阅兵”美名远扬  怎能忘却往昔再看今朝

 

  (李文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良好风貌。在一个个扬国威壮军威的方队背后,际华三五四三公司承揽了本次阅兵大部分服饰和全部军旗的生产任务,成为了四三人永久的骄傲,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四三智慧。

  据统计,际华三五四三公司生产的2015年阅兵产品共计6万多枚/副/条/件,102个品种,其中新产品近2万枚/副/条/件,均为首次亮相,涉及8个品种,分别是15阅兵军旗(军区级)、15阅兵军旗(团级)、15阅兵红十字袖标、15阅兵合唱团肩带、15阅兵金黄色肩带、15阅兵老兵方队内穿圆领衫、15阅兵短袖体能训练服、15阅兵海洋短袖体能训练服。经过全体职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凝心聚力、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阅兵各项限期生产任务,并以优质的产品和出色的服务获得了各方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


 

  聚合力  众志成城为阅兵


 

  公司自5月15日陆续接到阅兵生产任务,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阅兵任务,要求全力以赴确保本次重大政治任务完成,扬我国威,展我军威。特别是军方6月16日在北京召开“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被装生产供应协调会”后,公司成立了以执行董事李圣贺为组长的阅兵生产指挥部,再一次召开阅兵生产动员会,动员全体职工克服限期任务和阅兵任务的叠加困难,尤其是克服型号计划确定较晚、材料筹措时间紧、检测生产周期短等一系列困难,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千方百计圆满完成此次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超前谋划,紧密安排。随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确定,公司从五月份开始,在心理上做好了打攻坚战的准备。首先,针对常规产品,根据产品材料特性和采购周期,提前筹备足量的生产材料,确保质量和顺利投产。如硬肩章的金属件、织唛类产品的机织片、进口绶带的金属线等,缩短采购周期和防控质量风险;预测生产数量,提前培训人员,保证生产能力。如14绶带、肩带因预见到熟练人员不足,超前利用代用材料培训新人员,以2倍的生产能力保证任务下达后短时间完成任务。此两项工作为前期顺利完成多批次多品种常规产品的紧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基础。其次,针对阅兵的新产品,由研发中心专人与装备研究所做到无缝对接,提高反应速度,满足研发需求。特别是在7月13日,15阅兵旗帜上的内容才刚刚确定下来,8月1日就要向阅兵部队每个方队交一套旗,时间非常紧迫,根据军需所要求,研发中心技术人员确定试制方案,由于15阅兵旗帜有十个大方队,每个大方队包括六个小方队,大方队有大旗、小方队有小旗,共计七十面内容不同的15阅兵旗帜,15阅兵旗帜的最大难点就是旗帜上的字的排版雕印问题,七十面旗就要根据字数不同排成七十个雕印版,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争分夺秒,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将七十面旗按1:1的尺寸进行了排版,经领导审核后,直接将电子版发往印旗厂进行旗面雕印,由于此次旗面上有四种颜色靠旗杆的地方有白底黑字,紧靠白底的是红底黄字,这样就给雕印带了技术难题,经过雕印技师的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印出了合格的旗面,旗面回公司后,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与其他部门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旗帜缝制工艺,在缝制过程中,技术难点是给旗面上花边排须,经过技术人员改进工艺,制作专用工具,操作工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终于缝制出了合格的旗面,为8月1日的任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结合实际,超前了解材料和工艺变化,能够组织的材料超前安排计划,对于需量不大,宁可超计划,也要先做好备料准备。如军旗、肩带和针织成衣的材料。对于未确认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人员根据初样,在小范围内做工艺培训和宣贯,预备正式标准确认后,及时纠偏尽快投产,为批量投产创造条件。在此期间,公司业务部门及时与计划主管部门联系物资发运计划,随到随安排,没有计划根据经验意向组织生产。

  周密计划,保证质量。由于此次阅兵任务品种多、批次多、新产品多的特性,公司建立了阅兵任务周例会制度和日现场调度制度,做到计划无误,重点安排,落实有力。在本次阅兵任务生产中,14绶带的生产需求频次高、变化快,但是绶带的生产特性是材料筹措慢,为此按照正常计划的两倍能力组织材料,大胆预测生产,保证了前期急需。在产品质量上,无论是常规产品还是新产品,公司把阅兵任务的每种产品均按照新产品对待。一是组织开展标准宣贯会,强化工艺、检验与标准的高度一致性;二是针对每种产品,履行内部的新产品首检制度,由主管技术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参加,确保批量生产的有效性;三是严格质量责任,强化理化指标检测,加强工艺纪律检查,责任层层分解,工序节节负责,做到标准加严、公差减半,严格履行公司的《产品质量追溯办法》和《产品检验准确率考核办法》,确保出厂产品合格率100%。

  及时报检,快速发运。对于阅兵任务公司秉承“完成一批、报检一批”的原则,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提前将生产进度报军代局质检处,同相关部门做好沟通,确保生产完毕即报检,报检合格即发运。其中,由于15阅兵针织成衣每件衣服按人名分配,公司组织专项人员负责包装,采取两道检验进行复验,做到第一时间发运至军方仓库,确保完成军方要求。

  顾全大局,情系阅兵。广大职工情注阅兵,心系限期,为了任务的圆满完成,舍小家、顾大家,舍亲情、顾国情,不计时间,不讲条件,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工作在自己岗位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服饰车间熨烫组在6月份限期肩章任务完成后没有休整,立即投入14绶带编织任务中,克服了长达4个月没有休息的困难,大家迎难而上,下班后发动家人进行编织,共计完成2000余条14绶带;缝纫一车间缝纫一组正在生产07武警女内衣裤,在接到阅兵任务后立即改产,发扬“5+2”、“白+黑”精神,在生产中精益求精,包装时,车间管理人员齐上阵,按时完成了阅兵任务;线带车间作为15阅兵任务中绶带类生产的重点车间,负责所有绶带前序织带及裁断,在组织材料困难、到公司批量较小的实际情况下,线带车间织带组充分发扬老军工精神,进行24小时倒班,确保了后续各个生产单位的绶带供应,为完成15阅兵绶带类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裁剪车间广大职工战高温、斗酷暑,辛勤的汗水湿透了蓝色的工装,15阅兵系列产品饱含着广大职工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承载了四三人对“9.3阅兵”深深的爱。特别是在制作军旗上,真可谓“时间之紧,难度之高,任务之重”,公司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负责生产的服饰车间快速部署安排,分别从小袢和明线组挑选十名精英,这无疑对一直生产小袢和肩章的缝纫工来说,是一次高难度的技术挑战,但是她们毫无怨言,很快投入到军旗的生产中,扎直线、折直角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她们来说真是难上加难,她们从零开始,从扎直线练起,刻苦钻研,积极探讨,互相学习,乔丽娟在制作军旗的队伍里年龄最大,能力强、爱钻研,总结和自创制作军旗拐角、旗套的方法,为迅速提高生产进度,她还积极主动做到对岗位操作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对现场设备极易出现的故障,教会她们如何辨识和怎样及时排除。如旗穗不平整怎么调整、机器为什么吃活、旗角什么位置折最合适等,在炎炎夏日里,大家紧张而又忙碌,顾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把汗,只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份份热情相拥、一颗颗汗水凝聚,这便是拳拳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忆往昔  峥嵘岁月苦更甜


 

  透过大阅兵,带着自豪与骄傲,穿越历史风尘,追忆曾几何时的三五四三……也许,此时此刻,你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前身竟是如此?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更有着人定胜天的四三智慧……

  三五四三公司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四三工厂”,1968年始建于山西绛县沸泉沟。

  绛县沸泉沟位于山西的最西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从一九六八年的夏季开始,这荒凉的山沟开始有了生机。总投资878万元、定员1100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四三工厂在这里破土动工。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告别了亲人,告别了故土,带着对人民军队的敬意,带着作为一名军工厂主人的自豪感,开始了人生的苦乐年华。

  跟大庆人一样,他们先生产后生活,头顶蓝天,脚踏山野,置身于山沟之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共和国的民族精英,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劈山改河,他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挖土方,打窑洞,他们挥汗如雨;拉砖瓦,运石料,他们用青春为建厂铺下了基石;建厂房,盖宿舍,他们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工地上;小雨当晴天,大雨顶着干,他们的青春在沸泉沟里闪光,他们的理想在工地上放飞,苦中有乐,乐得其所,他们用身躯,用炙热铸成了3543的厂魂!3543厂第一代的建设者们在这样贫瘠的山沟创造了个个辉煌。

  1970年12月31日,全军唯一的机械化卫生敷料“一条龙”生产线在这里建成投产。1979年2月为了支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创造了三天三夜连轴转的记录,保质保量完成了急救包、三角巾、脱脂棉、脱脂纱布限期任务,得到军委首长表扬。

  1987年7月,87式军衔产品在这里研发定型,8月份在时间紧、任务重、产品新、困难多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10万付三军常服肩章限期任务。1988年,完成了25个品种、800万件军衔生产,保障了军队十一授衔。之后1988、1989、1990为了确保军队保障限期任务,创造了三个春节全厂职工不休息的历史记录。

  这个总后首长曾称之为“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工厂”,是个累赘工厂。从1988年开始,工厂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迈出三大步,连续五年利税超千万。1990年9月,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集中报道了3543工厂事迹,特别是《这里是一方净土》文章,介绍干部职工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生动景象,在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时任党委书记裴双槐描述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发展局面。

  你们看,这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一步一步的变化和发展凝结着四三人的力量,也成为了缔造四三智慧的源泉和发祥地。


 

  看今朝  转型升级促发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五四三经过四十多年的励精图治、拼搏奋进,近几年走过了三个跨越阶段:

  一是培育主业,调整产品结构阶段。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重点是围绕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展开,以设备换市场。公司投资上亿元围绕主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染整、裁剪和后整理设备,更新了缝纫设备,淘汰制线、织带、染整、缝纫等落后设备。通过技术改造,使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主业产能快速扩张。通过结构调整,针织、服饰主业产品已经占到销售收入96%以上,解决了主导产品不突出问题。

  二是提升核心业务,实现产品升级阶段。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重点围绕提升技术和研发水平展开。针织面料方面,以新型纤维面料为研发重点,以功能性产品为研发方向,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以科技创新引领市场,以高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开发了功能性新面料;针织成衣方面,借助吸湿排汗、竹纤维、碳纤维等新型面料的成功研发,促进了军品成衣的升级换代,尤其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李宁、小护士、欧林雅等高端品牌合作,促进了“OEM”、“ODM”业务的快速发展;服饰方面,紧盯行业服饰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军队、地方研发机构的试制工作,争取主动权,在稳固军品市场的同时,快速拓展了民品市场。

  三是完善产业链,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从2010年开始,把产业链前延进入织造环节,产业链后延,培育自有品牌,进入终端市场。随着染整、织造、印花、成衣制作等技术改造工程的陆续完成,终端店的一个个开设,纵向一体化战略布局的形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三个阶段跨越几乎所有职工都经历了岗位技能的大考验,思想意识的大比拼。几年内淘汰落后机器设备650台套,调整岗位几千人次,即使没有变动岗位的人员,也需要在全新的设备技术、全新的生产环境中快速适应,可以这样说,四三人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改革调整洗礼。如此艰巨的系统调整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突破重围的实践中培育了团队“永争第一”理念,打造了一支勇于挑战自我、善于学习进步、敢于战胜困难、拥有强大智慧的优秀团队。这注定为公司成功承揽如此多品种、如此多数量的阅兵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公司能够闪耀9.3阅兵式、扬国威、壮军威、铸军魂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强大基石。